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为推动航空科学知识普及,培养专业的航空科普讲师队伍,6月20日-22日,由中国航空教育学会主办的2025中国航空教育学会航空科普认证讲师培训(山东站)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我校科学教育骨干力量李红娜、何潇两位教师参与本次培训。培训围绕航空课程设计、科普实践创新、跨学科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涵盖航空精神进教材实践路径、科普基地运营模式、国际科普合作案例等内容,为参训教师提供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航空科普教学能力认证体系。

6月21日上午,培训正式拉开帷幕。济南市教育学会秘书长张琴女士做了开班致辞,对与会专家和各位教育同仁的到来表示感谢,对参与培训的老师们寄予厚望,希望老师们通过这次培训学有所成,成为航空科普教育的中坚力量。西北工业大学郭庆教授聚焦航空基础理论与科普课程设计授课技巧进行了交流分享,深入浅出地讲解航空与航天的基础知识,从飞机的飞行原理到航天器的运行轨道,将晦涩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让老师们对航空领域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在科普课程设计与授课技巧方面,郭教授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如何设计出有趣又有深度的航空科普课程,以及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授课效果,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6月21日下午,专家团队进行了关于实验演示与教具使用(飞机制作)课程的报告,老师们不仅学习了飞机模型制作的理论知识,还亲手参与制作,从零件组装到调试试飞,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挑战与乐趣。李老师和何老师与参会老师们相互协作、交流经验,成功完成飞机模型制作并顺利试飞,成就感满满。通过实操,老师们对航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掌握了实用的教学教具使用方法,为今后开展航空科普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6月22日上午,《航空世界》主编宁波分享了关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成就与展望的报告。宁主编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我国在航空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如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研制、歼-20等先进战机的列装等。同时,也对未来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激发了老师们投身航空科普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随后,航空科普教育优秀学校代表进行了分享交流。老师们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细节,引发了现场热烈共鸣。互动环节中,老师们就“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科普资源如何常态化获取”等问题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充实。这场报告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更让大家看到了航空科普教育在不同学龄段、不同场景下的多元可能性,为后续开展科普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经过专业培训,两位教师获得了航空科普认证讲师证书。老师们深感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标志着正式成为航空科普认证讲师,肩负起传播航空科学知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使命。未来,老师们将带着所学知识与技能,积极探索科学育人新路径,为舜耕学子们打开探索科学奥秘的大门!
撰稿、初审:何潇
复审:孙冬梅
终审:邱丽娟
核发: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