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培训讲座| 济南舜耕中学举办“项目式学习”系列教师培训讲座
发布时间:2025-02-11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课程设计与实践能力,2025年2月9日上午,济南舜耕中学举办了一场以“项目式学习”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活动特邀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化学教研员赵亚楠、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英语教师薛璐、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课程专家杨青三位教育专家,围绕项目式学习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盛宴。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化学教研员赵亚楠以“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项目式学习”为主题,系统阐述了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的核心理念、项目式教学的关键问题以及项目式学习的评价。 培训中,赵老师还以“制氧机设计与优化”项目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拆解设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等任务,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原理与工程技术应用,最终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制氧机模型。她强调:“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通过真实任务驱动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迁移,达成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结合本土资源,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薛璐老师聚焦初中英语教学,以“Rules around me!”单元为例,详细解析了基于大观念的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过程。薛璐老师展示了如何将“规则”这一大观念贯穿于整个设计:从校园规则讨论(口语表达)、中西交通规则对比(阅读分析),到撰写“理想社区规则”提案(写作输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语言技能,还形成了对社会规范的辩证思考,培养了思维品质。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课程专家杨青老师以“种一粒粟,收万颗子”项目为例,介绍了由学科活动经过两次升级迭代,最终形成学习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路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培育,实现了教学相长。两位老师的案例为济南舜耕中学的教师提供了实操样本及宝贵经验。

  讲座最后,济南舜耕中学副校长邱丽娟对三位专家的分享给予高度评价,称这几位专家不仅种下了舜耕中学研究“项目式学习”的种子,更提供了“让种子萌发”的方法与工具,学校将继续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推动课堂从“知识传递场”向“思维生长地”转变。


撰稿、初审:刘萍

复审:孙冬梅

终审:邱丽娟

核发:朱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